第34章(2 / 2)

我成为崇祯以后 鲟鱼 4014 字 1个月前

第一一零章 孕妇和遗书

我正想告诉乔允升,把所有的狱卒都召集起来。这个时候,一个士兵跑到近前道:“报大老爷,狱卒张得生上吊了,就在外间的厕所里……。”

卢象升心中哎哟一声,眼睛顿时立了起来,道:“不是告诉你们看住吗?怎么会让他上吊呢?”不用问,这个张得生就是行凶人了,这是畏罪自杀,亦或被人灭口,总之线索是断了。他看看脸色难看的崇祯皇帝,想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叹了口气,吩咐乔允升道:“派人去那个狱卒处看看,把这里也收拾收拾吧!”被人算计的如此利落,想要找到线索是不可能的了,真是使人丧气啊!

“皇上,这里……。”崇祯皇帝转身刚要走,负责收拾的士兵们抬走朱纯臣,发现地上有异样,卢象升马上叫住了崇祯皇帝。

我闻言回头,发现朱纯臣的身下确实不一样,心说难道朱纯臣想要挖地道逃走吗?他还想学《肖森克的救赎》?等我走近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地上是被挖了几下,但绝对不是想要挖地洞逃走,看样子像是写的什么字,只不过笔画凌乱,看不清楚。

乔允升久历刑名,经验丰富,他看了看,道:“皇上,朱纯臣肯定是想在临死之前写什么东西,其中定然隐藏着症结所在……。”

“这……好像是个妾字……。”卢象升皱着眉头看着地上凌乱的笔划,“对,就是一个妾字,虽然没有写完,但是微臣可以肯定,皇上,朱纯臣的小妾肯定知道一些什么,微臣请旨现在就去提审她。”

乔允升听崇祯皇帝应允了,急道:“且慢,皇上不要心急,更不要声张,朱纯臣会死,他的小妾也不见得就安全,微臣看,还是保险一些,皇上亲自过去为好。”

我真的不想被“憋死牛”,觉得乔允升说的不无道理,道:“爱卿说的不错,朕这就移驾前往。”

为了朱纯臣的小妾,可以说是兴师动众,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好那个小妾的人身安全,确保可能存在的线索不要再断了。

“你们就是朱纯臣的小妾?”我看着被带上来的四个面容憔悴的女人问道:“给她们每人一把椅子,让她们坐着回话。”

这些女人几乎被吓破了胆子,浑浑噩噩的,只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因此对崇祯皇帝的问话没做出应有的反应,椅子拿来了也没人坐下。

“朕问你们,朱纯臣在入狱之前,有没有跟你们说过什么特别的话,交代过什么事情没有?给没给你们什么东西……。”

那个朱纯臣最为宠爱的小妾突然如梦方醒,扑通一下跪倒在地,道:“罪妇……罪妇有话说……。”

我的心像是被注射了大剂量的兴奋剂,抖声说道:“坐下说话,坐下说话,来人,给她水……。”

“罪妇……罪妇已经有孕在身,恳请皇上能饶过罪妇性命,给朱家留下一点香烟……。”

我被她这几句话说的打回原形,原本以为有什么线索呢!原来是要求生的,真是驴唇不对马嘴,我正懊恼呢!她又接着说了。

“我家老爷曾经交给罪妇一封信,说是让罪妇万不得已的时候保命用,罪妇不知道信上写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不知道是不是皇上需要的……。”

我的心又揪了起来,这一起一落真像是坐过山车啊!迫不及待的问道:“信在哪里?如果真是朕需要的,饶了朱纯臣全家都没问题。”

我看着手里的信,字迹非常潦草,说是信,还不如说是朱纯臣的遗书更合适些,而且肯定是他在入狱之前就写好的,否则字迹不会如此仓促潦草,难道他对自己的命运有某种预感吗?

开头没有什么特别的,无非是交代一些家事,后面一页却笔锋反转,说到了我最希望得到答案的地方。答案是得到了,可我清晰的感觉到,仿佛处身在寒冷的北极,我的心已经凉了,几乎结冰。

乔允升、卢象升等人看着崇祯皇帝苍白的脸色,几个人互相看了看,不知道是什么内容让崇祯皇帝如此失态。

“起驾,回宫。”我将信件揣到怀里,走了几步回头对乔允升道:“将朱纯臣的家眷另行看押,不要放任,但也不要为难他们。”

回到紫禁城,看着日渐破败的宫殿,我的心颤抖了一下,脚下跟着一阵踉跄,险些摔倒。

“陛下小心。”王承恩快步跑过来搀扶住崇祯皇帝,大热的天,他感觉崇祯皇帝身上冰冷,把他吓了一跳。

我看看王承恩,苦笑道:“朕现在知道他为什么又走回老路了,因为人心隔肚皮,确实是找不到比你们更值得他信任的人了,起码在他的心里是如此想的。”我所说的他是指原版的崇祯皇帝,他拔除了魏忠贤一党,最后却不得不又宠信太监,可能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吧!因为在他看来,还是太监更靠近他一些,而我,现在竟然也有了这种感觉,难道这就是历史的必然吗?

王承恩不知道崇祯皇帝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看出崇祯皇帝有些不对劲,一边搀扶一边道:“陛下,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眼前就是过不去的坎啊!”我示意王承恩松开我,“如果,朕最信任的人背叛了朕,你说,这个坎能过去吗?”

王承恩的心颤悠了几下,崇祯皇帝的话让他也突然感到很冷,说道:“陛下,朝中的几个大臣,我都有印象,他们是不会背叛陛下的,陛下不要想的太过,那样反而不好。”

“这两年,朕疏忽了很多事情,不是,不是疏忽,而是压根就没筹划到位,才酿成今日的局面,再则,也是朕太天真了,以为有理想,有行动就能成功,岂不知成事的内因和外因同样重要,朕这叫自食其果啊!”我越发觉得是这样。

第一一一章 革命革掉谁的命

王承恩听的云山雾罩,不明白崇祯皇帝是因何而发此言,但是他感觉到事情真的很严重了,否则崇祯皇帝不会如此模样,到底是怎么了呢?“陛下不要妄自菲薄,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总是要解决的,还望陛下振作,大明的江山社稷还需要陛下担当下去呢!”

“江山社稷?朕看还不如做隋炀帝,同样是亡国之君,人家活的那才叫潇洒呢!什么福都享到了,哪像我,没日没夜的像个老黄牛,到头来白忙活一场,遭的都是罪,哪里享福了。”我越想越是这个理,发起了牢骚。

朱纯臣的遗书揭露的是冰山的一角,然而就是这一角,足以让崇祯皇帝丧失原本就不坚强的信心。

这位“崇祯皇帝”的到来,确实改变了历史,使真实的历史越来越偏离属于它的轨迹,然而,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改变了历史,历史也改变了很多人。

拿崇祯皇帝的改革来说,袁崇焕不但没有死,反而受到重用,成为大明帝国北方的军队统帅,卢象升被提前发掘提拔,成为帝国的新星,后金皇太极的实力被数次削弱……不知不觉在培养新的利益集团的过程中树立了一个新兴的利益集团,靠近崇祯皇帝改革思想的利益集团,商人、农民等新兴利益集团得到了实惠,也真正的拥护了崇祯皇帝……。

这些都是好的方面,可是坏的方面绝对不比这少多少,在崇祯皇帝的打压下,大明帝国的内部矛盾前所未有的激烈冲突起来,在崇祯皇帝的强势下,新旧势力的碰撞是无形的,可危害却真实的显现出来,这一过程中,极个别的别有用心的人浑水摸鱼,大发利市,将所得不多的改革成果收归囊中,最为可恨。

在朱纯臣的遗书中提到了一个人,就是徐光启的儿子徐龙星,正史中的徐光启是没有得到重用的很有思想的人才,而在这个历史时空,徐光启却得到了崇祯皇帝毫不怀疑的信任,出任国家的宰辅,荣耀一时无二;正史中的徐龙星是个大孝子,惟父命是从,可这个历史时空中的徐龙星变了,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帝国蛔虫。

徐龙星的发迹和徐光启的崛起密不可分,徐光启得到崇祯皇帝的重用,负责监造火器后,徐龙星也逐渐的步入官场,开始他自己的政治生涯,从最初的户科给事中,到吏部侍郎,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个七品闲官一跃成为手握实权的二品大员,如果说他没借父亲徐光启的光,恐怕谁也不相信吧!

原本韬光养晦的徐龙星在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政治实力后,开始了他罪恶的积累。崇祯皇帝打击文官集团,他则利用自己是徐光启的儿子的身份,极力的笼络文官们,使他成为继钱龙锡、刘鸿训等人后,文官集团中的实力派;崇祯皇帝整顿军队,他则利用父亲徐光启的影响力,在军队中安插自己的亲信。

等他升迁为吏部侍郎后,此举更是变本加厉,他利用主管人事的大权,在崇祯皇帝的眼皮子地下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派系,等他将手伸到军队情报系统后,这个派系的覆盖范围一下子成几何级数成长,从军队到朝堂,上到王公大臣,下到贩夫走卒,形成了一个帝国中的小王国。

一个吏部侍郎,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情形下,凝聚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这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不但崇祯皇帝不会想到,徐龙星自己也没有想到。

.王承恩从来没有见到过崇祯皇帝如此颓废的神情,仿佛天立即就要塌下来了似的,他咽了口唾沫,说道:“陛下,按照规矩,没有老奴说话的份,可老奴知道陛下不在乎那些虚礼,所以斗胆一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陛下如此忧愁呢?”

我苦笑道:“朕总是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知道的比别人多,其实也确实如此,所以不遗余力的推行心中所想,期望能使这苟延残喘的大明帝国重新焕发生机,朕的所有精力都花费在了这上面,你不会知道朕是抗拒了多么大的诱惑,顶着多么大的压力在这么做,为的就是身上流淌的中国人的血,为的是不白活一回;可是,就在朕呕心沥血为了这残破的帝国缝补的时候,在朕的背后,有那么一些人在拆朕的台,也许不该这么说,他们是在掘自己的坟墓啊!”

“竟然有这等事?”王承恩倒吸了一口凉气,道:“陛下,既然如此,当快刀斩乱麻,将那些乱臣贼子一网成擒才是,老奴这就去宣卢象升来见驾,想来卢大人是不会背叛陛下的。”

“卢象升是不会背叛我,但是他身边早就有了那些人埋伏,冒然宣召,只怕会将他置于死地,不但他,连朕的人身安全都岌岌可危啊!”一想到这,我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古人说的风声鹤唳疑神疑鬼,跟我现在的感觉可能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