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2)

极品皇帝 追沙子 4190 字 23天前

“皇上,那我们该怎么办?朝廷的兵权全都掌握在郭威手中,天下兵马都受他一人控制, 我们目前的处境很被动。”小顺子顿着脚步道。

绍岩嘿嘿一笑,“这个你不用担心,朕自有办法,你现在只须替朕办两件事。”说罢便凑到小顺子的耳边说了一通,小顺子点点头,随即推开房门往外走去。

……

不知不觉三天过去了,这一日,天气格外晴朗,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明媚的阳光洒耀在皇宫的每一处阴暗的角落,但凡有绿树花草的地方都被铺满了七彩的光茫,展现了它们的勃勃生机。

‘咚!咚!咚!’

随着朝钟的敲响,那声音恰似雷声般萦绕在整个皇宫的上空,迟迟未能散去,此刻,大殿门外的台阶下早已站满了文武百官,他们一个个披麻带孝,面色忧虑,那种想哭又哭不出来的感觉着实叫人难受。

整个大殿也都挂起了白衣的飘带,各处的房梁下树起了白色的灯笼,地上原有的红地毯俱已撤走,御林军整齐划一的矗立在道路的两旁,那些太监、宫女不再忙碌的奔走,而是紧紧围绕在大殿周围而立,所有人都把头垂至胸前。

“出殡仪式开始。”

一名年长的太监站在台阶的最高处长长的吆喝了一声,文武大臣以及宫中所有下人井然有序的跪在地上,高呼万岁后便开始大哭,不一会儿,几十名御林军抬着一副宽达两米,高达一米的石棺缓缓地从大殿中走了出来,细看那石棺,只见上面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正面刻着几条玉龙相缠,侧面则是龙游潜水,反面全都是些看不懂的文字,俗称阴文,棺盖上除了一些龙形图案外,还刻了一行字,‘大行皇帝万岁’。

御林军抬着石棺走在前面,郭太后、郭威以及先帝的一些嫔妃紧随石棺后面,妃子们一个个略施胭脂,为表示对大行皇帝的尊重,只好勉强挤上几滴眼泪,郭太后却哭得非常伤心,她知道再过半个时辰将永远看不到自己的儿子,这一路上,她好几次激动的扑到石棺上,吵着打开棺盖见儿子最后一面,幸亏妃嫔们的多番相劝,老太后的悲伤情绪才得以缓解。

相比之下,郭威的演技早已超出绍岩的想像,自从石棺出殿的那一刹那,他的哭声就没消停过,而且哭得很大声,眼泪鼻涕时而混到一起,时而到处乱飞,在同僚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大忠臣。

石棺所到之处皆是一片嚎啕大哭,浩浩荡荡的队伍很快走出了皇宫,没过多久,郭太后在郭威的陪同下回到了大殿,文武大臣相继步入朝堂。

“请太后娘娘节哀顺变。”众臣跪在地上异口同声的道,郭太后揩去眼泪,说道:“皇上驾崩实为国之不幸,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为此,哀家决定将朝中大事暂交摄政王爷来打理,还望各位臣工能尽心尽力辅助于他。”

一名大臣走出来鞠躬道:“太后娘娘圣明,臣等自当全力支持摄政王爷,恕臣直言,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太后既然有意传位于摄政王,何不将传国玉玺直接交由摄政王?如此一来,摄政王才能在国家大事上大胆做出抉择。”

这位大臣的话刚说完,其它大臣纷纷在边上响应,齐声叩道:“请太后娘娘圣断。”

“这个……?”郭太后杏眼微皱,低头寻思一番,半晌才道:“传国玉玺乃东林圣物,就让哀家暂时代为保管,待摄政王爷正式成为东林国君之日,哀家再交由他也不迟,列位臣工以为如何?”

郭太后说得没错,历朝历代,传国玉玺只能传给正式国君,郭威充其量只能算是个监国皇帝,根本没资格拥有传国玉玺,大臣们自然是无言可辨,郭威面色一沉,心中甚是不悦,我说姐姐,你儿子都已经下葬了,你还要为陈家死撑,难道你就看不出来陈家气数已尽了吗?你要是不把玉玺交出来,可别怪臣弟翻脸不认人了。

见郭威的那张铜脸上掠过愤怒之色,郭太后哪能猜不透他的那点小算盘,随口说道:“摄政王爷勿怪,绝非哀家不信任于你,毕竟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哀家只是依照规矩办事罢了。”

“姐姐不用多说,说到底,你就是不肯将皇位让于臣弟。”郭威愤慨的道:“臣弟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先帝就曾夸我有治世之才,此番皇帝驾崩,臣弟也想为朝廷出点力,哪知道姐姐拒臣弟于千里之外,您这么做又岂是担心什么破规矩,照臣弟看来,您霸占着传国玉玺是想垂帘听政吧?”

“你放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夺位之争(2)

郭太后怒不可遏的站了起来,厉声喝道:“哀伤这么做也是为大局着想,想不到摄政王爷竟是如此看待哀家,太祖高皇帝自开国以来就曾定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哀家又岂会以身试法?”

“后宫不得干政?”郭威冷笑一声道:“难得姐姐记得这么清楚,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臣弟和每位臣僚看来,您就是在以身试法。”说到这里,他将目光转向那些大臣,诡笑道:“列位臣工,你们说本王说得对吗?”

在此之前,郭威已经肃清反对自己的臣子,剩下的这些大都是他的党羽,因此无论他说什么,大臣们都会点头称是,于是纷纷请求郭太后交出传国玉玺,郭太后早就听说郭威很会拉拢人心,以前她还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不得不令她大为震惊。

在郭威的教唆下,大臣们轮番上阵,郭太后每次都是据理力争,然而郭威此次分明是有备而来,就算她说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说到最后,郭太后干脆闭而不答,大臣也拿她没办法。

郭威向前走了几步,恭敬的作揖道:“太后娘娘,您也看到了,您今日若是不交出传国玉玺,很难平息群臣的愤慨之心哪,微臣也不想看到大家为了这点小事而记恨于太后娘娘您,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还请太后娘娘三思。”

“郭威,你的眼里只有这张龙椅,何曾将哀家放在眼里?”郭太后气得不打一处来,接着道:“哀家真后悔当初没有听龙儿的话,像你这种大奸之徒实在是国之祸害。”

“臣弟早就知道当今皇上一心想铲除我,可那又能怎么样?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咱们应该好好为将来想想,况且天下又不是他陈家一家的,臣弟做了皇帝也一样能让天下人过上好日子。”郭威脸上露出一丝狡诘,笑容的背后藏着一把刀,“太后娘娘,事到如今您还在犹豫什么呢?还是趁早将传国玉玺交出来吧。”

“倘若哀家不交呢,你又当如何?”郭太后的语气很冷,就好像冻了三尺的冰块一般,致使整座大殿的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大臣们不敢只言半句,郭威见郭太后态度如此坚决,随即双手合掌拍了两下,刹那间,赵德柱领着数十名御林军从殿外大刀阔斧的冲了进来,郭太后茫然大惊,怒指郭威道:“郭威,你想干什么?莫非你想造反不成?”

郭威冷冷笑道:“太后娘娘恕罪,既然您不肯交出传国玉玺,微臣也只能出此下策了,您大可放心,您好歹也是微臣的姐姐,待微臣做了皇帝,您继续当您的太后。”说罢回过头对着赵德柱等人道:“你们都给我听着,娘娘身体偶感不适,你们要好生护送她回宫歇息,知道了吗?”

“属下遵命!”赵德柱说着便要带着御林军向郭太后走去,岂料没走几步,大殿的四周突然窜出百余名太监,他们一个个张弓搭箭瞄着赵德柱、郭威以及堂下所有大臣,其中一名太监冲着郭威咬咬牙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郭威脸色煞白,勃然大怒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然在大殿之上威胁朝廷命官,到底是谁让你这么干的?快给本王从实招来。”

“你简直是无药可救!”

朝堂的后面传来一声洪亮的嗓音,不一会儿,只见绍岩头戴玉珠皇冠,身穿金色龙袍,脚穿深色长靴,迈着稳健的步伐并在一大群太监宫女的簇拥下由后门而入,他的突然出现立即引起整座大殿一阵骚动,群臣们不禁目瞪口呆,郭威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伸手擦了又擦,这才发现原来这一切不是在做梦,堂上那人确确实实是当今的天子,郭太后又惊又喜,二话没说,激动的跑到绍岩跟前,由于一时激动,她一下子竟忘了自己想要说什么。

“皇上临朝,众卿朝拜。”小顺子迅速走到殿前大声吆喝道,堂下文武百官愣了一下,随即纷纷跪在地上,郭威勉强的扑倒在地,赵德柱等人也只好规规矩矩的跪了下来。

郭威这回吓得不轻,他费尽心机想当皇帝,没想到皇帝故意假死,目的是想引诱自己上钩,千算万算,失此一算,看来是我太低估了他,郭威垂头丧气的摇摇头。

见郭威闷闷不乐的一声不吭,绍岩淡淡的道:“摄政王刚刚的派头真是威风,为何此刻却变得如此沉闷? 朕念在你是朕的舅舅,你有什么话就尽管直说。”

郭威冷笑道:“事到如今,无论本王说什么都难逃一死,不过你也不要得意的太早,本王掌控着东林国所有的军队,要是你敢伤本王半根分毫,大军不日即将兵临城下,只怕到了那时,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这家伙不仅脸皮厚,嘴皮更厚,到了这个时候还不肯认输,老子就陪你玩玩。绍岩哈哈大笑道:“朕自从即位以来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舅舅的能力,说实话,舅舅敢作敢为的性子令朕佩服,若是舅舅能将这种性子发挥到战场上,必将所向披靡,无人能敌,哪怕西楚和南梁联合起来都不是咱们东林的对手,只可惜舅舅偏偏用它来争权夺利,朕甚感痛心。”

郭威哼了一声道:“本王当年带兵征战沙场,为东林国立下无数次汗马功劳,要不是我们在外面拼死拼活,你们陈家安能坐稳江山吗?这一切本该就属于本王的,本王将它取回又有何不可?”

“当然可以。”绍岩说道:“一国之君本该是以能者居之,而不是指特定的某个家族,舅舅若真有治世之能,朕自会让出皇位,可是朕从舅舅身上看到的不是这些,而是贪婪、暴虐、自私,狡诈,试问这样的人能当好一个皇帝吗?”

“那只是你的片面之词而已,远的咱不说,说到文韬武略,本王有哪一点不如你,你只不过是一个玩世不恭的纨绔之弟,你有什么资格坐上这个位置?”郭威皱皱眉头,双目中闪着一丝不屑。

这句话倒是把绍岩问住了,狗日的说得对呀,老子本来就不是什么陈龙太子,不过这家伙也太能吹了,还文韬武略呢,除了每天花天酒地,到处寻欢作乐外,老子还真没发现他有其它的长处。

绍岩无心与他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便接着道:“朕适不适合当这个皇帝,你说了不算,何况舅舅你早有取而代之之心,朕就算做得再好,在你们眼里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这样吧,朕再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交待你篡位的事实,朕会念在你以往为朝廷出力的份上赦你死罪。”

“真是好笑,你口口声声说本王有谋反之心,你有什么证据,本王继承皇位也是受所有大臣所推荐,本王错在何处?皇上仅凭一句话就定本王的罪,似乎有些牵强附会吧?”

见郭威态度如此骄横,绍岩呵呵一笑道:“既然舅舅不肯承认,那朕只能请出证人了,相信朕的这个证人绝对不会对朕撒谎,小顺子,速请蛤蟆大仙。”

“奴才遵旨。”小顺子毕恭毕敬地往后堂走去,堂下大臣们不禁相互一愣,他们并不知道蛤蟆大仙是什么东西,有人猜测是出家的和尚,有人则断言是个修道之人,郭威疑神疑鬼的愣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蛤蟆大仙到!”

话音刚落,四个太监抬着一张小圆桌从殿外走了进来,众大臣抬望去,只见圆桌上面放置着一个小盘子,里面蹲着一只墨灰色、巴掌大的蛤蟆,嘴巴偶尔动了几下,并发出嘎嘎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