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2 / 2)

办公室里无所事事的人不约而同往这边打量。

女人挺热情的,“当然可以,举手之劳。”

她接过程心的袋子,太沉了,差点接不住摔地上。费了一波劲将袋子放台底,女人按了按计算机,“即是150元。”

她爽快地付钱,连数量点都不点,解释:“我都几年经验了,拧一拧重量就知道你没报大数。”女人又问:“还要拿牌吗?我们长期需要,货量很大。”

程心袋好钱,婉拒:“家里还有几万张没穿呢,我努力点,应该两个月就能穿好。”

“两个月太久了,我们走货很快。”

“我尽量,谢谢你。”

离开工厂返回家后,程心给何双打了个电话。

“舍长,你有没有萧靖的电话?”

“我找找……有,给你?”

“不用,你直接给她打吧。就讲那家穿吊牌的工厂可能要倒闭了,叫她马上拿吊牌去换钱,不要迟过今天。”

“啊?”

何双懵了。

程心补充:“我有个亲戚在那里工作,收到一些风声。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把钱先收了肯定无错。你快去打吧。”

“我……行,我打。”

“等等,你改改口,话是你亲戚收到风声。”

“我没亲戚在那上班……”

“那你想不想她感激你?以后配合你舍长工作?”

“……”

后来周一在学校,何双收到萧靖的50元宿舍门维修费。

那间工厂在周日就没再开门了,老板全家前一夜坐飞机去了澳洲,留下一大堆债务,包括数月未领工资的工人员工,拖欠半年甚至一年的供应商货款,据说金额高达半千万。

知道收钱无望后,工厂被人抢搬一空,老板的别墅也几乎被人拆了。

然而那些小财小钱杯水车薪,好几个供应商资金链断裂而相继关门大吉。

战场上一将功成万骨枯,中小制造业上,成就一个所谓的百万千万富翁的背后,是多少底层供应商在苦苦支撑。工厂习惯赊供应商的货款,压三个月算好了,然后你赊我,我赊他,他就再赊她,一环扣一环。无人讲得清,所谓富翁的钱到底是赚来的,还是赊账赊来的,积攒的财富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还是属于一堆人的。

都说九十年代是制造业的光辉岁月,只要敢,随便一个农民挽下裤脚,扔下锄头,改握螺丝批,就有发达的希望。

可在那法律法规不完善,行政不透明的时代,工厂倒闭老板跑路,下游员工供应商就真的渣都无得剩。没有人没有机构会帮你追讨。

这单大事没有本地人没听说过的。

程心私下试问萧靖她兑了多少钱。萧靖默了默,说:“500元。”

程心惊愕:“你们全家一起穿的?”

萧靖没回答。

500元即十万张吊牌,假如萧靖没去结帐,当废纸卖……想想都凄凉。

程心替她捏把汗,也给自己点个赞。

那个接吊牌的女人估计是工厂的老板娘,衣着打扮不一般,手无缚鸡之力。那些无所事事的人可能就是收到风声去追数的供应商。女人亲自坐阵办公室,故意爽快结帐,又向程心强调自己货多量大,不过是间接安抚追数人,暗示工厂运作正常,以防他们将动作搞大。

这种情景程心上辈子见过,那时候她是受害供应商之一。吃亏之后,她坚决将产品由配件半成品转型为完全成品,再把客户市场从国内转移到国外,后来退税改革,国外市场萎缩,大家又转战内销。

上辈子在中小制造业的打滚一路起伏跌宕,这辈子若走同样的事业之路,会不会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