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1 / 2)

七零养家记 北佚 2538 字 4天前

“到时候做给你和孩子们吃。”

苏玉秀只卖中午和傍晚两顿,卖完正好和李芝龄去接下学的甜宝和江恒之,主打的是各色面食,还有其它应和时令的副食。

现下说着是入了春,迎面而来的风却还带着凉意,苏玉秀便把从大河村带来的荞麦都做成了灌肠,拿来炒着卖,卖完了就算。

苏玉秀手脚麻利的把菜整整齐齐的码在一边,为了保证食材新鲜,这些都是今天一早进回来的。

当然,也是因着冰箱这种稀罕物有钱也买不着就是了。

每月多掏一笔运费,人家就肯送货上门,也免了苏玉秀起个大早去跑,温向平当然乐得方便。

因着是第一天,虽然有温向平在学校早就给自家店打了宣传,苏玉秀还是一样菜只准备了一些,大概能炒个十来碗,只怕来的人比估摸着少,卖不出去,都白白的放坏了可惜。

但平时来这条街吃饭的学生就不少,今天突然看见熟悉的店面换了两家,门面还挺漂亮,当下脚下就拐了个弯转了进去。

不好吃下次不来就是了。

学生抱着这样的念头踏进“温苏记”。

店里头是个二十来岁,收拾的利利索索、干干净净的年轻妇女,脸上带笑,柔声问着要吃什么。

店里原来是做炒菜的,足能摆五六张长桌,店面很大,此时却没有了以往来时的油迹斑斑,反而处处整洁,墙上贴着壁纸,桌椅也是圆桌为主…总之,跟别家不怎么一样。

学生蒙蒙登登的坐下,直到一碗香气腾腾的炒面被一双素白的手端上来,放在印着素纹的木桌上,白瓷印着寥寥几笔彩绘,简约明快,看着很是舒服。

一筷子入嘴,学生微微睁大了眼。

炒面并不像学生想象的一样吃着噎嗓子,相反,一碗面吃到底,还留有不少汤汁,面条劲道爽口,入味三分,陪着的猪杂腥味全无,煸炒入了香味拌在面里,好吃极了。

店家还附赠了一小碟据称叫“炒灌肠”的菜,一碟只有两小块,不多,只够尝个味,但外焦香里嫩滑夹着蒜爆香的味道一下就勾上了学生的味蕾。

很快,一条“旁边街上新开了一家超漂亮饭好吃,人还漂亮温柔的店”的消息就在沽大学生里传播开来。

“温苏记”的价钱十分亲民,只要八毛钱就能吃一碗肉炒的面,肉放的足着呢。因此不管是手头阔绰的,还是只能偶尔出来打个牙祭,解解食堂之腻的,都不由得被温苏记吸引而去。

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冲着苏玉秀去的,毕竟人长的秀气,说话也好声好气的,比那些鼻孔朝天的不知强了多少。

有时也能见着苏玉秀的丈夫出现在店里帮忙,是个长的俊秀的年轻人,大概也是二十多岁,时不时和苏玉秀就来个隔(人)海相视一笑。两人站在一起倒当的一句天作之合。

只中文系的大一新生惊讶的指着那丈夫“你不是――”半天,温向平见着了同学,也主动上前打招呼,末了不忘笑着留一句,

“如果喜欢我家店里的饭菜,还请下次继续光顾。”

于是,伴随着“温苏记”开张消息传播的同时,另一条“店主是小温知秋他媳妇儿”的消息也跟着以中文系为中心,以各校院学生会为脉络成辐射状扩散。

但其实,今年一开学,温向平就在班里给自家店做过宣传了,跟他关系还不错的自然笑着捧场,至于说着风言风语的,温向平倒没那么多心思和精力去关心。

在新店开张的第一个月,慕名而来的学生不少,连附近居民楼里住着的人见了这儿总排着队,也跑来吃饭。苏玉秀每天都忙的连轴转。

虽然等到了第二个月第三个月,人流量就渐渐稳定下来但,每天两顿饭的功夫也大概能卖一百多碗,一个月下来虽然是一笔不小的钱,可每天却要忙着团团转。

温向平自己手头的活儿还没做完,就是做完了,案上的活计他也帮不了苏玉秀什么忙,于是学着江河清贴了招了个帮工。

苏玉秀招的是个附近居民楼的妇女,今年三十几岁,厨下的活儿做的还算不错,尤其一手刀工利索至极,大大减轻了苏玉秀的工作量。

或许是骨子里的文人脾气作怪,连个招人的纸温向平也不肯好好贴,专门买了块质量颇好的小黑板,订了支架撑在门口,用粉笔画了卡通形象,还写了首一读就懂,但颇有韵味的小诗。

人虽然招到了,门口的小黑板却没有去掉。

温向平每周都会来重新画一次小黑板,写上本周的推荐主食和时令副食,有时也会把这些变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小诗。

每天过来吃饭的孩子们见着了也被吸引的不行,主动揽过了画和写的任务,虽然不如温向平的老练,却也别有一番童言童语的稚嫩可爱在,引得不少来吃饭的学生一半注意力都放在了温苏记门口的这块小黑板上,还有不少人慕名而来为了看这块黑板而点饭吃的。

甚至连李芝龄也在上面画了股票走势图,配上孩子们童趣的解读,也颇为可爱。

店里逐渐走上正轨,罗家和手下的一众作家也都进入了沉迷思海的状态。

温向平虽然已经翻译够了所有作家数量的童话,可却仍然不肯停笔。

“既然要做,咱们就做笔大的。”

温向平的打算是一整本的《格林童话》译本加上十份新译本,一股脑全砸出去,在沽市的文学圈硬生生砸出一条供他们离开红星的路来。

因此,温向平翻译创新一把抓,《蜀山》因为力有不逮,只能暂停一阵。

都到这会儿了,罗家和当然不会还强逼着温向平一边儿还得更新《蜀山》,事实上,他都没想过让温向平一口气把整本《格林童话》翻译完。

但既然温向平坚持,罗家和也就不做劝阻,只卯着劲一边跟杨主编争取权益和排版权的同时,还不住修改着新的排版和更新形式。

作家们一个比一个努力,他也要尽力给他们创造最好的条件才是。

好在中文系平时空余时间确实很多,温向平倒也不算忙不过来。

温向平自己选的故事是《莴苣姑娘》。修改了原文中“王子因为传说而英勇救出莴苣姑娘”的设定,温向平给王子创造了一个不得不救女生的原因,同时在王子单一的正直英勇性格中加入了适当的缺点,增加了形象的饱满程度。

既然有了王子,公主当然也是必不可少,所以朴实无华的“莴苣姑娘”被修改成了一国的公主,善良、美丽、充满热情,当然也要一如既往的带一点“接地气”的小缺点,比如脸上也有姑娘们最发愁的小雀斑……

还有偷走孩子的女巫,也不一定就要像其它童话中满脸皱纹,长着凶狠的鹰钩鼻和凶神恶煞的眼睛,也可以是一个具有成熟韵味外表的女人,内心却依旧丑陋自私,这样的反差也相当吸引人不是么。

为了自圆其说,温向平自然又要增添一些新的形象进去,比如国王,比如盗贼。

当然,还可以有一些出场一次,却十分有灵气,一眼就让人牢记的角色,比如一家跳着舞替公主编长发的三胞胎姐妹。

初初打了一遍稿子,又反复修改,温向平终于有把握当做睡前故事给甜宝讲一遍。待得到甜宝拍着小手叫着“还想再听一遍”的肯定后,温向平这才定下终稿。

而等到终稿交到罗家和手里以后,已经是四月初,桃花开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