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1 / 2)

江秋意这几日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往有钱人家家里头跑,石屏的几家大户,几乎都在品秋陶厂定了数量不小的陶具,大到院子里养鱼种荷花的大陶缸,小到装腌菜用的小碟子都有。

托姑子庙的福,这些个大户人家自从姑子庙神迹之后就掀起了一股子求神拜佛的高潮,恰逢这个时候广慈主持改革了姑子庙的待客之道,取消了什么逢双日庄稼人不准进庙礼佛的破规矩,一视同仁,每天只接纳三百名香客,无论贫富。

这消息一出,这些个有钱的不止没有失去烧香拜佛的兴趣,反而更加的积极了,想礼佛的全都早早的去到姑子庙前排队,人家广慈主持说了,谁排的队谁进庙礼佛,菩萨只接纳心诚之人。

这样吊起了之后姑子庙的格调几乎都可以媲美临安城的国教寺庙清泉寺了!所以啊,由广慈主持这样的得道高僧命名的紫陶,又是佛前专供器皿,就引发了一股订单狂潮。

江秋意收下的定金都够她在石屏街市上买座大宅子的了,可是她没有,她雇人上山大量挖掘野生的蛇六谷,囤积了不少。

还开始下乡收购黄豆,这东西不是主粮,种植的人很少,八姓庄那些贪玩的半大小子们,全都叫她发动出去下乡收购黄豆了。

她按照市面上的价格稍微压低了几文钱将黄豆定好了价,那些小子们出去收了回来她再论斤称好给人提成,脚皮勤快的嘴巴甜的小子,一天下来能赚十几文钱呢!

正是最爱到处疯跑不着家的年纪,得了这个活计就没有不高兴的!这不刚刚上集遇着了八姓庄的一位婶子,还好说歹说的非要拉她上她家里头去吃顿晌午饭。

说是感谢她给她家大小子这么个好活计,要不然那孩子天天在家皮的让人头疼,这下好了每天和小伙伴们比着谁收的黄豆多,谁收的黄豆成色好,一天天的积极的不得了!

赚了钱也懂得孝顺了,头天的工钱就给他奶和她一人买了三块糖糕,叫他奶感动的捧着糖糕直掉眼泪。

不问不知道,一问才知道原来这都是他秋姐姐教的,他秋姐姐说了,往后他们就是家里头的顶梁柱了要孝顺要疼人啦!

江秋意推脱了好久,一个劲的说自己还有要紧事要办,又答应下来改天一定找时间上他们家去叨扰一顿,那婶子才好不容易的放了她。

好端端的给她扯出来一身的汗。方平瞧见了,直捂着嘴偷笑。

“笑啥?也不知道过来帮一句嘴,明知道我待会还得上那王员外家去赔礼道歉的,你倒好就站那看热闹呢?”

虽然辈分上方平是小辈,可年龄上也没差多少,再加上江秋意又一贯不是那特别计较这个的,所以现在她和方平相处起来,更多的时候是像朋友一样,而没有去计较辈分那些虚的。

方平也习惯了,笑眯眯的上前去牵过江秋意手里头的毛驴,赶紧卖乖:“小婶子,人那是一片真心的想请您上他们家去吃顿饭,俺怎么好出来拦?都是一个庄的回头俺该落埋怨了!”

“就你精!我问你,告示贴出来之后你有没有好好的跟人说?名单我可是给过你的,哪村哪户的谁谁谁定了东西那上头写的清清楚楚的,你不认识的那几个名字我也告诉你了,你可别糊弄啊!我怎么看你昨天交上来的帐,榨菜和魔芋豆腐也没送出去几份啊?”

方平忙道:“小婶子您可冤枉俺了,俺哪敢糊弄啊!只不过您收下的这些订单并没有收人家定钱,大家伙也都不是那贪心的,知道是楚陶匠不讲理撒泼了一通导致的交货时间延误,大家也都能理解,送出去的那几份还是俺硬给人家的人家本来就不肯要,说又还没给您钱,晚几天就晚几天了,横竖不等着用,怎么好白收您的东西叫您贴本!”

这倒有点出乎江秋意的意料了,她本来已经做好了所有下过订单的人都给人一定的赔偿的心里准备,没想到这儿的人这么实诚。

她确实没收人家定金,只是登记了下名字和人家要定做的东西而已,可说到底没能按时间交货也还是她的错不是!庄稼人心善,能与人方便的就都尽量的与人方便。

想到这儿心里头就暖暖的,越是在这块土地上待的时间长,就越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了。她开始想,即使将来六郎另娶他人,那她也不一定非要离开这里不可啊!

当然再待在谢家村肯定是多少有些不方便的,可以重新找个落脚的地方,比如八姓庄就很不错啊!小安山上下来的人除了少数拖家带口回娘家那头的村子,大部分都落户在八姓庄了。

这个庄子人少,可空置的房屋田地却是原来八个村子的份,虽然屋舍破落了些,住之前全都得修缮一番,但好歹也算是安家落户了,众人就没有不愿意的。

而对八姓庄的老弱妇孺来说,庄子里多了干活的好手,谁家要是有实在干不动的活的时候,招呼一声就有人能过来搭把手,倒也两全其美。

江秋意一开始还担心他们说到底是山贼出身,别回头再生出些什么事来,连着好几日早早的到八姓庄晃悠,不待到摸黑不敢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