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李贯宇那个心思都刻在脑门上了!真是不省心!
第172章送陶
陶厂烧制出来的第一批陶具,风干了三天之后,江秋意亲自送上了姑子庙,六郎娘本来也打算跟着一起来的,都牵着琦官的手跟江秋意走到村口了,可又掉头拐了回去,只说了一句:“你去瞧瞧,她要是真的改了,就叫她接回来吧。”
六郎娘心情复杂,她分不清她倒是怕去了见到谢四妹死性不改然后伤心绝望,还是怕去到了见到自己幡然悔悟的亲闺女,又怪忍不住责怪自己太狠心将她送去了姑子庙。
其实谢四妹却姑子庙也没几天,估计金刚经都还念不全,况且广慈师傅那又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狼窝,谢四妹哪里会受什么委屈了?左右不过无聊一点,吃不上荤腥呗。
江秋意给广慈主持送去那套精心打造的茶具之后,看得出来,尽管她已经是得道高僧了却还忍不住眼前一亮。
那紫色的茶杯小巧精致,握在手里竟触手生温,一点儿也不比大户人家金贵的白瓷茶具差,反倒是多了份古朴典雅的灵性,不是那徒有外表的白瓷比得上的。
广慈师傅点点头:“从物件可见造物者之心,明珠蒙尘得你竭尽全力为之洗尽尘埃,是她之大幸,亦是江施主有福。”
得道高僧说话,总是喜欢天上地下的让人晕头转向,广慈师傅那些话,到了江秋意这里就自动翻译成了:“哇草,姑娘你好眼力,慧眼识人,楚苗苗也是真有两把刷子的,你俩搭伙干生意,肯定天下无敌!”
自动翻译之后,江秋意笑的一脸喝了蜜似的对广慈师傅说:“主持您过奖了,往后陶厂是吃香的喝辣的还是吃糠咽菜,全都要仰仗主持大人您了!”
江秋意给姑子庙做了全套足足够百十口人用的锅碗瓢盆,砸进去大把的银子,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想借着如今姑子庙络绎不绝的香客替自家陶厂打响招牌。
你想想看,最不食人间烟火烟火的姑子庙都用了品秋陶厂的陶具,那些个虔诚的香客,又有什么理由不跟着用呢?更何况他们的这些东西,做的可比市面上那些用不到三五个月就出现裂纹的土陶具精美多了。
经过上次姑子庙前现祥云一事,现在姑子庙可畏是在声名远扬,庙里头的小徒弟还说现在每天香客多的,菩萨不知道要长多少双耳朵才听得过来每个人的祈祷。
广慈主持对此心中有数,她也欣赏江秋意在她面前敢于实话实说的态度,大多数人敬畏她得道高僧的身份,在她面前从来都是一副虔诚仁善的模样,说着是来求她点化的,可偏偏那嘴里头却是半句实话也不肯说的。
这个江秋意却是不同,上回将她的小姑子送过来清修,对她实话实说全盘托出了事情的经过,眼底只有恨铁不成钢的惋惜,却没有半分对她那小姑子的落井下石。
她这陶厂收容了八姓庄那些个最是调皮捣蛋的半大小子,在她那当学徒,美其名曰当学徒,不过是不想那些孩子总有一日免不了要为了一口活命的粮食,被卖给大户人家当奴才罢了。
倒不是大义无私到不想赚钱,她只是想只自己赚钱的同时也拉上旁人一把而已。这心肠,在这世道有多难得?广慈主持自己心中清楚。微微笑了笑,对侍奉在身边的小姑子吩咐道:
“即日起庙里头接待香客用斋饭的时候,全部换上江施主送过来的陶具吧!若是有香客问起,就说这是谢家村品秋陶厂制作的,贫尼用着也倍觉清心,这紫陶很有佛缘。”
广慈师傅短短的几句吩咐之后,小姑子领命退下,江秋意几乎笑的见牙不见眼:“原是想借着主持的地方打打招牌,不曾想主持对我这么好,连名称都帮我想出来了,紫陶?我很喜欢,谢谢主持大人赐名!”
“哦?这么一说,江施主还没给你这些陶具命名?倒是贫尼唐突了。”
“哪里哪里,不过是些日常器皿,我原本是连陶厂的名字都想直接挂块牌子,上头写‘谢家村陶厂’就行了的,又哪里还会去给陶具命名?乡下妇人,哪有那些个文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澹台本无物,何处惹尘埃。”
广慈主持笑看江秋意,然后说:“能作出这样一首佛畿的,怎么会没有文采,江施主过谦了。”
江秋意嘴角抽了抽,笑的有些干,看来以后不能太爱现了,现多了容易露陷啊!又被广慈主持留着辩了一会佛法,辩到终于快词穷编不下去的时候,广慈主持总算是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