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赢下依田纪基之后,李小强现在的心情非常愉快。
这种愉悦心情,当然不会是像李小强赛前所说的那样,什么“复仇”之类带来的快感。事实上对于现在的李小强来说,击败一个依田纪基再次进入世界大赛4强,还并不足以让他高兴成这样。
真正让李小强高兴的,是涨棋!特别是能清晰感受到自己棋艺的进步,那种感觉很美妙。
有很多人都说过,一流棋手和超一流棋手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几乎都看不出这种差距。但是必须承认,这种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说就用赵治勋的标准:
“能和一流棋手下成2比1,那你就算是超一流。”
那么超一流棋手凭什么和一流棋手下成2比1呢?这当然各有各的说法。但是李小强认为:最典型和最普遍的情况,应该就像自己今天赢依田纪基这盘棋这样吧。
“某些在一流棋手看来非常普通的应对,非常正常的招法,现在在自己眼中已经有所不同。它们其中的一部分,在自己看了已经变成了“缓手”,或者说已经变成是可以加以利用的问题手!”
这就是刚刚和马小飞苦斗那么多盘之后,马上进行的这盘比赛留给李小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觉是如此的清晰,清晰到李小强明白无误的感觉到自己涨棋。因此就不难理解他现在的愉悦心情。
虽然自从李小强出道以来,他就以棋感敏锐,善于捕捉对手的弱点而闻名。但只有李小强自己清楚,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以前的自己,哪怕是夺得世界棋坛“三冠王”时候的自己,其实都不具备这种能力。
纵观自己到目前为止的职业生涯,由于大部分时间自己都好像处于“下手”位置。这就养成了自己“悲观型”棋风,几乎下每盘棋都绷得很紧。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再加上自己的围棋理念和这年代的棋手稍有不同。这才让人感觉自己的很多招法神出鬼没,还因此获得了一个“棋盘巫师”的外号。
但无论是奇思妙想也好,“棋盘巫师”也好。其实这里面都需要一个前提。就是需要对手的问题比较“大”,只有棋盘上真正存在“大”的破绽,自己才可能把它们找出来,并且加以利用。
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一样了!
比如像今天这盘棋,研究室那么多棋手都认为依田纪基的招法很正常。注意!这可是“一流棋手”的正常招法,可现在的李小强,他还是能洞察出其中细微的差距,他依然能在这些“正常招法”中找到破绽。
这就是不同档次了。这就是不同境界了!
李小强认为:所谓“一流棋手”和“超一流棋手”的差别,主要就是体现在这个方面吧。“超一流棋手”为什么能和“一流棋手”下成2比1?自己今天的这盘棋,应该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要知道,虽然说决定一盘比赛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你不可能每次都指望对手出现大破绽。在任何一盘对局中,特别是到了国际比赛的对局中,棋盘上绝大多数招法,其实都是像依田这样的“正常招法”。因此取得这个突破后,也难怪李小强这么高兴。
李小强在那傻乐,边上的张大记者却有点看不下去。张大记者不会关心这些细节,在张大记者看来,李小强赢依田纪基,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值得李小强高兴成这样吗?看他那副模样,好像比夺取世界冠军的时候还开心。
“喂喂,你不会是真的和依田有这么大的仇吧?瞧你那副高兴模样,值得嘚瑟成这个样子吗?现在还不过来帮我看看其他两盘棋。”
“哈哈哈,没仇,没仇。。。”李小强笑得更愉快:“。。。我和他不仅没仇,而且我告诉你吧,现在我看到依田纪基,就感觉,感觉。。。”
“感觉什么?”
“感觉他非常顺眼。”
“。。。。”
李小强下完这盘棋的时候才4点半不到,是八强战4盘比赛中最先结束的一局。短暂歇息一会后,李小强和张大记者等人一起,开始关注起其他比赛的进程。
“小强,这么样?”
下午5点差一点时间,李小强把其他3盘棋的进程重新在棋盘上摆了一边。连曹燕子vs赵治勋那盘都没放过。这是李小强的一个习惯,他认为要想精确的判断形势,最好把棋局的进程过一边,这样判断起来会更准确。
在这期间,李小强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在摆棋的时候偶尔停留,对着棋盘思索一会。张大记者知道李小强这个习惯,因此一直没有开口。直到时间快到5点,正常情况下这个时候比赛应该进入读秒。张大记者才忍不住开口询问。
李小强并没有马上回答张大记者的问题,他再次认真巡视一遍面前的3盘棋之后,然后才笑着对张大记者说道:
“我认为,我在半决赛时候碰中国棋手的概率极大。”
“嗯?。。。”面对李小强看似莫名其妙的回答,张大记者很快反应过来,他兴奋的追问道:“有多大!”
“不出意外的话,三分之二的概率吧。”